不过,从形成次序和逻辑关系来看,自然早于人类,社会由个人组成,因而也许以自然、个人、社会的次序为宜。
从以上叙述看,伟大思想家与教育家的孔子是学过《周易》、传过《周易》的。传《鲁论语》者,常山都尉龚奋、长信少府夏侯胜、丞相韦贤、鲁扶卿、前将军萧望之、安昌侯张禹,皆名家。
(《大略》)都是谈《周易》的义理,而且符合其原意。这是由于《论语》不同本子在文字上或读法上的差异所引起的。因此,我们有理由相信,《古论语》作易字是《论语》的原样。现在试根据《礼记》中的记载,略加探讨子思的《周易》说: 子云:……君子苟无礼,虽美不食焉。但是,对于上述《论语》的一段记载,古今学者还存在着一些争论,存在着理解上的分歧。
' ‘恒其德,侦妇人吉,夫子凶。其实,孔子读过《周易》,在《论语》中,不仅有上述一章可以证明,还有另外的一段记载: 子曰:南人有言:‘人而无恒,不可以作巫医。阮元进而指出:周以前圣经古训,皆言勤威仪以保定性命。
那么《卷阿》中性字能不能用生字替代呢?从前面分析来看,尽管历史上有人把其解释为生命,但从上下文来看还是把其解释为德性比较合适。‘弥尔性,即‘满足了你的欲望……金文多以简约之辞,表吉祥之意;若弥厥生为‘终其生,不仅不足以表达吉祥之意,且岂不与‘眉寿‘灵终为重复吗?因此,此两处之‘生字在意义上应作性字解释;永令弥厥生,即是永久使满足其欲望,这便文从字顺了。(容庚,第422页)解释性字时又说:图片,性,不从心。岂弟君子,俾尔弥尔性,百神尔主矣。
[9]郭沂,2019年:《德义探本》,载《周易研究》第3期。从上下文来看,这里的德是性的内容之一。
在分析告子生之谓性的时候,阮元从字源学的角度对性字进行了分析。[27]于省吾,1996年:《甲骨文字诂林》第2册,中华书局。心既表示人的心脏,又表示人的心理、意识和精神。此外,我们对于金文弥厥生,还可以比照其他金文类似的语境进行理解。
(马瑞辰,第914页)这说明性字在周初的时候已经产生。[28]张立文主编,1996年:《中国哲学范畴精粹丛书·性》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。(徐复观,第11页) 徐氏并不完全反对从训诂的角度探讨词汇的含义,认为仅仅如此是不够的。(李天虹,第61页)对于这一现象我们应该如何看待,郭店楚简对于性的写法在当时有没有普遍性?其能否说明当时就还没有形成从心从生的性字?生眚性三者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内在关系?性观念究竟是如何产生和形成的?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。
(丁四新,2015年,第29页)其实,之所以出现这种困难就在于人们先入为主地把《诗经》的弥尔性与金文的弥厥生联系起来。顒顒卬卬,如圭如璋,令闻令望。
在《诗经》中,生性并用,其中性字凡3见(即上面提到《诗·大雅·卷阿》),生字凡54见。至于金文‘弥生之‘生,是否直接解为‘性之假字?这大概是一个永远无法证实,而依赖于人们在理解上的个人信念来决定的问题。
其在今文中的含义大体包含:出生、牲、生命、产生、用于人名、表示日期等。其余其所举的《尚书》《诗经》等经典中的文献也是很难成立的。按照《毛诗序》的说法,《卷阿》记载的是召公劝诫周成王任用贤士的事情。据徐中舒《甲骨文字典》,在甲骨文中,生多数写作图片形。……金文图片字从图片从‘目,即省视之省,与直从‘十‘目图片迥异。傅斯年根据《吕氏春秋·重己》的相关论述认为此处的节性应作节生。
郭店楚简等文献的出土,为我们重新认识性观念带来了新的契机,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惑。在《尚书》中同样有生性并用的情况。
然后又用这种原始意义来解释某一思想内容。《尚书·召诰》说:节性,惟日其迈。
傅斯年考察了周代金文,认为当时仅有生字,而无性字。这种说法是非常有见地的,可惜后来的研究大多注重性之生的方面,忽略了性之心的方面。
德字从无心符到有心符的变化,不仅仅是字形上的改变,而且在意义上也发生了重大变化,即从外在行为到内在心性的变化,正如陈来所说:金文中也有无ㄔ,而从直从心的,作‘惪。(见郭沫若,第178页)绾绰眉寿,永命弥厥生,万年无疆。用语言学来解决思想史的问题的方法,常常是把思想史上的重要词汇,顺着训诂学的途径,找出其原始意义。……由此可见,德的原初含义与行、行为有关,从心以后,则多与人的意识、动机、心意有关。
并且必先有生字用作性字,然后乃渐渐孳乳出性字。图片鎛弥生亦与考命连文,言考命终生也。
而且同篇中都相应地出现了生字,这说明当时生性已经有了明确的区分。[16]孟旦,2009年:《早期中国人的观念》,丁栋、张兴东译,北京大学出版社。
在以语言学的观点解决思想史中之问题方法的指导下,傅斯年通过对金文资料的考察,认为金文中生字屡见,性字不见。(高亨,第420页)从前后文义来看,这里的性解释为德性的含义较优。
……‘性‘姓,金文并作‘生。[12]李玲璞主编,2000年:《古文字诂林》第2册,上海教育出版社。在他看来,对性的训诂,是语言学上的问题;而探讨人性论史,则是思想史上的问题。(许慎,第217页)因此,许氏的解释并不能当作性字原始含义。
[24]徐中舒,1936年:《金文嘏假释例》,载《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》第6本。在金文中,表示祝福、祈愿长生的词语还有永命霝命霝冬等词,如它它受兹永命,无疆屯右;降克多福,眉寿永命;用旂眉寿霝命难老;用气嘉命,用旂眉寿万年无疆,用御尔使;用匄康图片鲁休,屯右眉寿,永命霝冬;用旂匄眉寿,永命霝冬。
通过与 德字的比照来看,性字的产生与 性观念的形成应该几乎是同时的,也就是说,在西周初年就已经产生从心从生的 性字。[6]傅斯年,2006年:《性命古训辨证》,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。
对于性观念的起源,阮元虽然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,但同时也有很大不足,这一方面受制于其哲学思维能力的不足,另一方面也受到文献材料的限制。而且在《卷阿》中本来就有生字,即梧桐生矣,于彼朝阳。